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湘潭“华绿” 创新“四大模式” 成就绿色梦想


  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湘潭市湘潭县一家集粮食产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新型有机肥料及传统复合肥生产与销售、原生态水稻园区化种植、乡村休闲、农耕文化体验及智慧农业平台建设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性龙头企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创新理念,以四大创新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成就绿色梦想。

  创新产品模式。企业在2004年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小小的复合肥生产公司,产品单一,技术落后,客户资源稀少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但华绿人并没有望而却步,而是迎难直上。2006年,在湖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支持下,企业一改过去肥料中氮、磷、钾的简单配方,而是根据不同地域土壤状况差别“量身定制”创新配方,以“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研发出不同配比的测土配方肥。测土配方肥问世即一炮而红,现企业肥料年产量达到了50万吨。

  创新销售模式。单纯的经销商模式难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复合肥市场,为了得到宝贵的客户资源,企业创新销售模式,采取了“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直销模式。通过农民合作社,减少流通中间环节,直接将肥料从车间销售到农民手中,并将中间费用让利给农民。创新的销售模式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也让企业看到了希望,迎来了机遇。现在企业在全国各地拥有直销网点1000多个,肥料生产与销量双双突飞猛进,销售量跻身全省同行业前三强。

  创新农业服务模式。种田者年龄偏大、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成本过高、没有专业系统农业服务等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导致农业面临着土地荒芜、产出少、从事人员匮乏、技术参差不齐等问题,现代农业发展亟需新的变革。企业从中寻到了新的商机,创立了以现代农业服务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的“华绿模式”。公司投资数千万元购置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设备,建起了3万吨的粮库、日烘干能力420吨的稻谷烘干中心和年加工能力5万吨的大米加工厂,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多个阶段的服务。农民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从种子、化肥、农药供应到代耕、代育秧、代插、代植保再到代收、代储、代售的全套服务中任何一项或多项服务。三年时间,企业服务面积从15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00多亩,新型农业生产服务模式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

  创新农业智慧模式。2015年,国家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时代,农业应该加什么?应该怎么加?华绿人发挥创新思维,又走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前沿,率先在湖南搞起了“互联网+智慧农业”。通过农业物联网、互联网技术,运用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的有机稻种植技术,利用24小时实时监控,全程记录水稻生长过程与各个环节的农事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公司开发的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了解每一粒米的来源,可以通过手机APP软件或网站订购自己所需的绿色、优质、有身份的大米,还可以在基地内认购田地,亲身体验农耕文化、休闲农家乐,收获自己辛勤劳动的果实。

相关新闻


国务院农机化司孔司长指导工作

华绿集团为中国新型农业综合性企业,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粮食产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新型有机肥料及传统复合肥生产与销售、原生态水稻园区化种植、乡村休闲及农耕文化体验、智慧农业平台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现有员工508人,资产总额1.5亿元。


湘潭市副市长杨真平指导工作

湘潭市副市长杨真平指导工作


湘潭市人大常务副主任李江南和湘潭县委副书记周艳希指导工作

湘潭市人大常务副主任李江南和湘潭县委副书记周艳希指导工作


湘潭县县长傅国平指导工作

湘潭县县长傅国平指导工作


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肥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二次公示

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肥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也已完成,现向公众公开全文,并征求意见与建议。  (一)“征求意见稿”全文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表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在此点击下载环评报告征求意见稿全文电子版。公众如欲查阅环评文件征求意见稿全文纸质版,可前往湖南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湘潭县杨嘉镇华东村,联系电话:58252618)  (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